第391章 蜂毒治疗膏(1 / 2)

花妖小桂 洛水之滨 1807 字 22天前

这日,小桂在翻阅一本古老的医书时,她轻轻摩挲着那泛黄的书页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。她想起曾经有蜂农向她诉说,自从养蜂之后,多年的腰痛竟不治而愈。小桂心中一动,莫非这蜜蜂的毒液,竟有如此神奇的疗效?

然而,她翻遍了古籍,却找不到关于蜂毒治疗疾病的记载。这让她更加好奇,也更加谨慎。于是,她决定亲自走访蜂农,探寻这背后的真相。她穿行在乡间的小路上,与蜂农们促膝长谈,听他们讲述养蜂的点点滴滴。她发现,那些终日与蜜蜂为伴的蜂农,竟无一人患有关节疼痛。不仅如此,还有人因被蜜蜂蜇伤后,身上起疹子,甚至因喉头水肿而丢了性命。这让她明白,蜂毒虽有奇效,但危险极高,绝非轻易可试之物。

小桂回到医馆,坐在案前,耐心地整理着这些案例。她将这些珍贵的经验一一记录在《药材图集》中,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蜂毒的神奇与危险。她写道:

“蜂毒,乃蜜蜂体内之奇物,虽有毒,却有诸多妙用。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、骨关节疼痛,能减轻肿胀,舒缓疼痛;亦可用于神经系统之疾,如帕金森病、神经痛等,可调和神经,缓解症状;对心脑血管之疾,如冠心病、高血压等,亦有预防与治疗之效;对皮肤之疾,如银屑病、痤疮等,可抑制炎症,促进修复;甚至对肿瘤之疾,亦有辅助治疗之效。”

然而,小桂深知蜂毒之险,故在《药材图集》的最后,她用朱砂笔重重地写下警示:“蜂毒虽有奇效,然其性至毒,使用时需谨慎之至。务必在有经验之医者看护下使用,若有过敏或中毒之状,须及时以解毒药与针灸术救治,否则性命堪虞。”

小桂还尝试着将蜂毒制成外用的膏剂与贴剂。她精心调配,将蜂毒与草药混合,制成膏状,或制成贴剂,用于治疗皮肤疾病与关节疼痛。这些外用制剂,使用方便,患者依从性好,且能减少蜂毒直接入体的风险。

除此之外,小桂还传承了古老的蜂针疗法。她亲自挑选那些温顺的蜜蜂,让它们在特定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轻轻蜇刺,使蜂毒直接进入人体。这种方法虽能快速发挥疗效,但操作需极为谨慎,稍有不慎,便可能引发危险。因此,每次施针,小桂都亲自监督,确保万无一失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小桂的《药材图集》也成为了乡亲们口中的“救命宝典”。

在那个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庄子上,小桂带着儿子优优和丈夫莫珺,为了核查账目而来。这一住,便是整整一个月。这一个月,于小桂而言,是她《药材图集》中新增的一页,是关于蜂毒治疗的珍贵篇章;于优优而言,是他在父亲莫珺的陪伴下,学会的那些农村孩子的本领,是他在阳光下奔跑的日子,是他的小脸被晒得黝黑,身体却愈发壮实的时光。

庄子的清晨,总是被鸟儿的啼鸣唤醒。小桂早早地起了床,她推开窗户,看着那初升的太阳,心中充满了宁静。她知道,这一天,她又要继续她的探索。她带着《药材图集》,在庄子的田野间漫步,与蜂农们交谈,记录下每一个关于蜂毒的细节。她看到了蜂农们脸上因疼痛消失而露出的笑容,也看到了那些因蜂毒而起疹子的人的无奈。她将这些都一一记录下来,用她的笔,用她的心。

而优优,这个活泼好动的孩子,在父亲莫珺的陪伴下,开始了他的新生活。莫珺是个稳重而有耐心的人,他带着优优来到河边,教他如何用竹竿和细线制作简单的鱼竿,如何在清澈的河水中找到鱼儿的踪迹。优优学得很快,他那双小手虽然还略显笨拙,但每一次成功的收获都让他兴奋不已。他的笑声在河边回荡,像是最动听的乐章。

爬树也是优优新学会的本领之一。庄子的后山有一片茂密的树林,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果树。莫珺带着优优走进这片树林,教他如何选择合适的树干,如何用脚和手的力量稳稳地攀爬。优优第一次爬上树时,他那小脸上的兴奋和紧张让莫珺忍俊不禁。但当优优成功地摘下一颗果子,递到莫珺手中的时候,他的眼中满是骄傲。

每天,优优都在阳光下奔跑,他的小脸被晒得黝黑,但他的眼睛却更加明亮,他的身体也更加壮实。他学会了与自然为伴,学会了在田野间寻找乐趣,学会了在父亲的陪伴下成长。他的笑声,成为了庄子上最动听的声音。

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,小桂的《药材图集》更加丰富了,优优的童年也更加多彩了。当他们离开庄子的时候,小桂的心中充满了感激。她感激这片土地,感激这些淳朴的蜂农,感激丈夫莫珺的陪伴,感激儿子优优的快乐成长。而优优,则带着满满的回忆,期待着下一次再来这片充满欢乐的土地。

在那个宁静的庄子上,莫珺的查账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。这一切,都要归功于花妖小桂那神奇的能力。小桂与那棵古老的参天大树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系,她能够从大树那里获取信息,而这些信息,对于莫珺来说,就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查账的每一步。

每当莫珺坐在那堆满账本的桌前,小桂便会轻轻走到他的身边,将她从大树那里交换来的情报,一一摆放在他的面前。那些账目,那些数字,仿佛都变得清晰起来。莫珺只需按照小桂提供的线索,逐一核查,便能轻松地完成任务。这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,更让莫珺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