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璐忽地轻声提醒小桂,“咱们还该多做些睡袋才是。睡袋比被子更实用些。”小桂闻言,眼睛一亮,点头称赞道:“哦,对啊!还是娘提醒得对!我竟给忘了呢!可咱们没有拉锁,也没有粘扣啊。”子璐思忖片刻,说道:“没有粘扣,用普通的玉石扣子便好。玉石扣子比盘扣好用些。”小桂想了想,后世虽有塑料扣子和金属扣子,但如今却是做不出来的。金属是管制的,唯有兵部和工部可用。而玉石扣子可以打磨得光滑无比,上面打孔,缝到睡袋上,便能用了。也可缝些绑带,绑起来亦可。
于是,小桂与子璐一同绘制了睡袋的设计图,随后吩咐织造坊的绣娘依图制作。她们将洗得干干净净、消毒过的羽绒填充进去,几个轻便又保暖的羽绒睡袋便打造好了。众人见了,皆是满心欢喜,十分满意。
婆媳二人又依照前世的记忆,画了登山包的设计图,让人用最结实的粗布缝制。还挂上了五爪金钩。因担心冰面滑,或者高处攀爬时会用到,便备上了五爪金钩。金钩上绑着最结实的、加了金属丝的粗绳,这可是莫涵让工部特别打造的!
保暖的羊皮手套、帽子、围脖也做了好几双,方便他们随时佩戴。羊皮靴子亦是做了好几双,都做得厚实得很,唯恐他们会被冻着。
到底都有谁要去极北之地呢?吃饭时,众人围坐在一起,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结果发现,好几个人都心怀向往,渴望踏上这趟旅程。莫珺的哥哥莫涵,姐姐星儿和莫琳,以及他们的爱人都纷纷表露了想去的心愿。子璐和莫离听了,索性一锤定音,决定都去,他们夫妻二人则坐镇家中,留守医馆,处理日常事务,为远行的家人提供坚实的后盾。
大家一听都能去,都极为兴奋,满心欢喜地开始扩大准备物资的规模。又经过半个月的忙碌准备,他们把手头的工作和相关人员都交接妥当,万事俱备,只待出发。优优和暖暖也吵着要去,小桂和莫珺觉得这也是个让他们增长见识的好机会,便同意带上他们。优优已经五岁了,很是懂事,暖暖也三岁了,在萌童馆学了不少规矩,知道如何服从管理,不会给大家添乱。
这天,大家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饭菜,庆祝行程即将开始。饭后,众人早早休息,养精蓄锐,准备第二天一早出发。只见第二天一早,莫府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车队,车马整齐,行李捆扎得严严实实。这次出行的队伍,不再是去藏地支援的队伍,而是去极北之地探险的莫家人,还有紫苑和莫三这一对夫妻,他们将一同踏上未知的旅程,去探索极北之地的奥秘。
前一天晚上,大家开了个会,经过商议,决定由莫珺和星儿分别担任正队长和副队长,负责重大决策,众人皆要服从他们的安排。因为星儿是《大夏地理志》的作者,她对地理知识了如指掌,而莫珺则是和小桂到各地游历,经验丰富,见识广博,所以由他们二人当队长,大家也都心服口服。虽然莫涵是哥哥,但他出门在外的机会并不如弟弟莫珺多,所以他也安然服从安排,全力支持两位队长的工作,一家人齐心协力,向着极北之地进发。
车队出了北城门,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,大片大片的玉米地在阳光下泛着绿油油的光。田地里,农民们正忙碌地劳作着,有的弯着腰除草,有的拿着水桶浇水,还有的在施肥。小桂见状,便趁机为优优和暖暖讲解起农民种田的故事。
“孩子们,你们看,农民伯伯种田可不容易啊。”小桂指着田地里的农民,耐心地说道,“春天的时候,他们要早早地翻地,把土地翻松,然后播下种子。接着,要按时浇水、施肥,让种子能够茁壮成长。夏天,天气炎热,杂草丛生,他们还要除草、施肥,一刻都不能停歇。秋天,是收获的季节,他们要弯着腰收割庄稼,手都磨出了茧子。冬天,他们还要把粮食储藏好,防止受潮发霉。这一年的辛苦,才能换来我们餐桌上的粮食啊。”
优优和暖暖听得入神,小脸上满是敬佩的神情。“农民伯伯种田可真不容易啊!”优优感叹道,“我以后一定不浪费粮食!”
小桂听了,心中满是欣慰,轻轻摸了摸优优和暖暖的头,说道:“优优和暖暖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。”
车队行进了一段路程后,众人决定下车休息。优优和暖暖兴奋地跑到田地边上,仔细观察这些玉米是什么样子的。“娘亲,这个玉米叶子上有刺。”优优刚刚摸了一下玉米的叶子,没想到自己的手就被拉破了,鲜血渗了出来。小桂赶忙从车上取下伤口贴,小心翼翼地给儿子包扎伤口。
暖暖在一旁,心疼地看着哥哥,小嘴一嘟,鼓起腮帮子给哥哥吹吹,仿佛只要吹一吹,伤口就会好起来。“哥哥,疼不疼?”暖暖关切地问。
优优赶忙忍着疼,露出一个坚强的笑容,说道:“不疼的!”
小桂看着儿子,眼中满是疼爱,表扬道:“优优,你能从手被拉破,观察到叶子边缘有毛刺,娘亲要表扬你,你观察得非常仔细!其实很多人都观察到了叶子边缘有刺,但是只有一个人从这个叶子的毛刺发明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工具。你们知道是谁吗?”
优优摇了摇头,一脸期盼地看着娘亲,等着她揭晓答案。
小桂微微一笑,继续说道:“这个人就是鲁班。他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工匠,有一天,他爬山的时候,拽着野草,结果野草把他的手给拉破了,也出血了。但是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只是抱怨,而是仔细观察,发现叶子边缘有毛刺。于是他就想,这叶子很厉害,都能把手拉破。那要是更大更结实的刺,是不是可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呢?于是,他就用铁皮打造成放大的叶子形状,上面有锯齿状的刺。然后他用这个铁片割东西,发现非常好用。而且还能割断木头,比以前用斧头砍树,要方便快捷得多。大家一下子都觉得这个东西好神奇,真是太好用了。于是,大家就叫这个东西为锯。现在,木匠手里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工具,固定在一个方便拿用的木头架子上,这就是锯。”
优优和暖暖听得目不转睛,眼中满是好奇和敬佩。“娘亲,鲁班真厉害!”优优赞叹道。
小桂点了点头,说道:“是啊,鲁班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学习。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,从一个小小的叶子毛刺,就能想到发明一件重要的工具,造福后人。你们也要学会观察生活,善于思考,说不定也能发明出有用的东西呢。”
优优和暖暖听了,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,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世界,发现更多的奥秘。而小桂看着孩子们,心中满是希望,她相信,这些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,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希望。
旁边车上的莫珺和莫琳的孩子们,听到这边的动静,也都好奇地跑了过来。他们有的听到了小桂讲的故事,眼中满是崇拜,对那个叫鲁班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。跟着小桂,他们总能听到许多好听的故事,仿佛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。
于是,后来的路上,小桂的车上便挤满了四五个孩子,他们围坐在小桂身边,眼睛亮晶晶的,等待着下一个故事。道路漫长,小桂决定给他们讲《西游记》的故事。这个故事足够长,足够在一路上讲给孩子们听。
“从前,有一个地方有一座石头山,山上有一个山包,时间久了,就像一只猴子。忽然有一天,天雷滚滚地响过,一道闪电劈下来,一声巨响后,这个山包居然裂开了,蹦出来一只猴子……”小桂的声音温柔而富有感染力,孩子们都瞪大眼睛,听得入神。
小桂看着孩子们专注的模样,心中涌起一股温暖。她觉得很开心,很享受这份被孩子们围拢的感觉。她继续讲道:“这只猴子生来就与众不同,它眼睛闪亮,仿佛能看透世间万物。它在山林中自由自在地玩耍,和一群猴子们嬉戏打闹。后来,这只猴子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水帘洞,洞里清凉无比,是它们的天然家园。于是,猴子们推举这只聪明的猴子为王,称它为‘美猴王’……”
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,不时发出惊叹声。优优小声地问:“娘亲,这只猴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?”小桂笑着点了点头,说道:“是啊,这只猴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孙悟空,它还会有许多奇妙的冒险呢。”
“孙悟空后来又怎么了呢?”另一个孩子接着问。小桂点了点头,继续讲道:“孙悟空后来遇到了唐僧,还有猪八戒和沙僧。他们一起踏上了西天取经的旅程。这一路上,他们遇到了许多妖怪,但孙悟空总是能用它的智慧和勇气战胜它们……”
孩子们听得入迷,仿佛自己也跟着孙悟空一起踏上了西天取经的旅程。小桂的声音在车厢内回荡,带着孩子们进入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世界。她觉得,能给孩子们带来这样的快乐和启发,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