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6章 回婚节(1 / 1)

花妖小桂 洛水之滨 1865 字 22天前

这日,天朗气清,艳阳高悬,正是回婚节的好日子。小桂、莫珺等人,皆为孩子们换上了鲜亮的衣裳,自己也着上了既得体又喜庆、却不张扬的服饰,一同前往村里一户人家的场院。那场院里,早已被布置得花团锦簇,各色鲜艳的绸缎随风飘扬,绸缎扎成的花朵竞相绽放,其隆重程度,仿佛一场盛大的婚庆。

众人刚踏入场院,便见许多人正忙碌着,见着小桂一行人,皆热情地招呼着,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意。场院一角,有几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,正负责照看前来参加庆典的小娃娃们。通常,一个半大的孩子要照顾三四个小孩子,他们或是为孩子们递上香甜的糕点,或是带着孩子们翩翩起舞。孩子们天性使然,很快就玩在了一起,优优、暖暖,还有莫琳、莫涵家的孩子们,也都迅速融入了这欢乐的氛围,玩得不亦乐乎。暖暖更是可爱,嘴里塞满了糕点,嘴角还沾着点心的碎屑,那模样逗得旁人忍俊不禁。

小桂、莫珺、莫琳、莫涵等人,先朝着今日庆典的主角——一对老夫妻走去。只见那老夫妻坐在一处用红绸子精心扎好的棚子里,身旁还围坐着几位家族的老人,皆身着喜庆的衣裳,脸上满是喜悦之色。

莫涵、莫珺等人按着年龄大小排好队,恭敬地向老夫妻献上祝福,双手奉上精心准备的礼物。有松鹤延年的精美图画,寓意着长寿安康;有福禄寿的书法字卷轴,笔力遒劲,墨香四溢;还有延年益寿的抗老丸,以及鸳鸯戏水的绣品,针脚细腻,栩栩如生。

那老夫妻见是前来义诊的医疗队,赶忙起身,脸上满是欢迎和感激之情。收到这些礼物,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。此前,小桂已提前来探望过这对老夫妻,为他们把过脉,开过调养身体的方子,如今见他们身体康健,心中也甚是欣慰。

这家的孩子,今日庆典的主持人,身着一袭传统的朝鲜族服饰,站在场院中央,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四周。待看到客人们都已到齐,他清了清嗓子,声音洪亮地宣布:“各位乡亲父老,各位远道而来的贵客,回婚节庆典现在开始!”

话音刚落,场院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。主持人首先邀请村长和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上台致辞。村长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台,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。他环顾四周,清了清嗓子,用浑厚的声音说道:“今天,我们齐聚一堂,共同庆祝朴正勋和金顺玉这对老夫妻的回婚节。他们携手走过了一生,经历了无数的风雨,却始终相濡以沫,恩爱如初。他们的爱情故事,是我们村里的佳话,也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。在此,我谨代表全村的乡亲们,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祝福,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!”

村长的话音刚落,族里的老人们也纷纷上台,纷纷送上自己的祝福和赞美之词。他们的声音或许有些颤抖,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这对老夫妻的敬意和祝福。

接着,便是老夫妻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。朴正勋和金顺玉坐在台前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朴正勋微微一笑,缓缓开口道:“我们的故事,其实很简单。我是个内向木讷的人,小时候就和顺玉一起长大,互相照顾,经常一起帮忙干农活儿。那时候,我就觉得顺玉是个特别的姑娘,善良、勤劳,又漂亮。可我却一直不敢表达自己的心意。”

金顺玉接过话茬,眼神温柔地看着朴正勋:“我原本早早定过一门亲事,可就在快嫁过去的前一天,夫家居然出了意外,夫君死了。这门婚事就此作罢,我还背上了克夫的恶名,没有人愿意娶我。那些日子,我整日以泪洗面,心里满是痛苦和迷茫。就在这时,朴正勋出现了。他默默地陪着我,送上了亲手雕刻的一对大雁。那对大雁栩栩如生,诉说着他对我的深情。”

朴正勋微微一笑,眼中闪过一丝温柔:“我只是想让她知道,我不是因为她的克夫之名而娶她,而是真心喜欢她。从那以后,我们便常常一起劳作,一起跑到山边看日出日落。有时候,哪怕不说话,只是陪伴着彼此,也都感觉很幸福。我攒钱给她买漂亮的衣裙、簪子和首饰,她也渐渐被我的真心打动。最终,她的家人也同意了我们的婚事。”

金顺玉眼中含着泪花,声音有些哽咽:“成亲后,我们相敬如宾,相亲相爱。我们的房子在山坡上,为了方便我上下山,朴正勋每天除了种地,就是给山坡凿台阶。他每天起早贪黑,不顾疲惫,就这样坚持了几年,终于修出了一千多级台阶。乡亲们都把这台阶叫做‘爱的阶梯’,可在我心里,这不仅仅是台阶,这是朴正勋对我的爱,是我们爱情的见证。”

台下的听众们早已被这对老夫妻的故事深深打动,许多人的眼角都湿润了。莫珺、莫涵等人更是泪眼婆娑,他们被这对老夫妻的爱情深深打动,心中满是感慨。是啊,人间自有真情在,这对老夫妻的爱情故事,就像一首动人的歌谣,传颂在每一个角落,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。

当那欢快而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声骤然响起,仿若春日里第一声清脆的鸟鸣,唤醒了沉睡的大地,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就此拉开帷幕。一队身着绚丽服饰的年轻人,宛如从古画中走出的仙人,迈着轻盈而整齐的步伐走进场院。他们头上佩戴的帽子,装饰着长长的、色彩斑斓的飘带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仿佛是天空中飘落的彩云,又似少女裙摆上灵动的流苏。随着音乐的节奏,舞者们开始摇头,那漂亮的飘带随之舞动起来,如同被赋予了生命,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,绚丽的色彩在阳光下交织闪烁,令人目不暇接。

村长见莫珺等人看得入神,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,向他们介绍道:“尊贵的客人,这就是我们朝鲜族最有名的象帽舞。”莫涵、莫珺等人纷纷点头,眼中满是敬意与好奇,他们用目光表达着感谢,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这场舞蹈的观赏之中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。

在欢快的音乐声中,象帽舞的舞队正式入场。舞队的最前方,一面令旗高高飘扬,猎猎作响,仿佛在宣告着这场舞蹈的庄严与神圣。紧随其后的一面农旗上,赫然写着“农业为天下之本”,这不仅是对农耕文化的赞美,更是朝鲜族人民对土地的敬畏与热爱的体现。一名男子站在队首,手持小锣,有节奏地敲打着,那清脆的锣声如同指挥棒,引领着整个舞队的节奏。在他的身后,是一支由手持太平箫、喇叭及各种鼓类乐器的乐手组成的乐队,他们默契地配合着,奏出激昂而欢快的旋律,为舞蹈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。接着,便是表演各种舞蹈的演员队伍,他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朝鲜族传统服饰,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喜悦的笑容,宛如从天而降的精灵,准备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光彩。

舞蹈表演正式开始。首先,舞者们戴上短象帽,配以手鼓,轻盈地走上舞台。他们开始做较简单的舞蹈动作,随着音乐的节奏,身体轻盈地舞动起来。那帽子上的彩带,如同被微风拂动的柳枝,随着舞者的动作轻轻飘动,与他们的舞姿相得益彰,展现出一种质朴而自然的美感。接着,舞者们换上中象帽,配以长鼓,舞蹈的难度逐渐增加。他们开始做钻圈、旋子、扶地翻转等肢体动作,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优美,仿佛是经过无数次的练习和雕琢,才呈现出如此完美的姿态。长鼓的节奏更加激昂,与舞者的动作紧密配合,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,让观众们的心也随之跳动不已。

最后,舞蹈进入了高潮。由一至三人戴上长象帽,开始表演跳纸条、上台阶、圈人等高难度动作。这些动作不仅需要舞者具备高超的技巧,更需要他们拥有极强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勇气。舞者们以颈项的力量频频摇动头部,使象帽的飘带旋转如风,在周围画出光辉耀眼的美妙彩环。那彩环如同梦幻般的光环,将舞者们包围其中,使他们仿佛成为了天地间的精灵,在音乐和舞蹈的世界里自由翱翔。观众们被这独特的魅力和高超的技巧深深吸引,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,整个场院都沉浸在一片欢乐和惊叹的氛围之中。

象帽舞表演结束后,紧接着便是农乐舞的表演。欢快的音乐再次响起,村民们仿佛被这音乐唤醒了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,纷纷加入到舞蹈队伍中。男女老少齐上阵,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身体随着音乐和鼓点尽情地舞动。农乐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,小鼓舞、扁鼓舞、长鼓舞、扇舞、鹤舞等轮番上演,每一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风格。舞者们在舞蹈中相互配合、相互呼应,他们的动作虽然简单,但却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,展现出朝鲜族人民在劳动中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气质。那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,对自然的敬畏,对未来的憧憬,都在这欢快的舞蹈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。

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,舞者们热情地邀请宾客一起加入到舞蹈中来。他们伸出友好的双手,将莫珺、莫涵等人拉入舞蹈的队伍。舞者们手把手地教宾客们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,从最基本的步伐到手臂的挥动,每一个动作都耐心地示范和指导。宾客们在舞者的带领下,逐渐融入到舞蹈的氛围中,他们忘记了身份的差异,忘记了语言的障碍,只沉浸在舞蹈带来的欢乐和自由之中。他们与村民们一起载歌载舞,共同享受这欢乐的时刻,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,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。这一刻,没有了陌生和隔阂,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友善,只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。

舞蹈表演结束后,大家围坐在一起,品尝着各种美味的朝鲜族传统美食。打糕那软糯香甜的口感,在舌尖上跳跃;冷面那爽滑劲道的面条,搭配着酸甜的汤汁,让人回味无穷;辣白菜那独特的酸辣味道,刺激着味蕾,让人欲罢不能。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,更成为了这场庆典的一部分,让欢乐的氛围更加浓厚。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,还不时地交谈着,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感受,直到庆典结束,大家还意犹未尽,依依不舍地告别。